教师因素与学生心理健康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谢建明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教育教学行为 影响 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凋查研究和媒体介绍的大量案例中不难看出,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误、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烦恼与困惑等是中小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和人格特征、性格等心理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却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并且学生年龄越小越容易接受教师语言态度、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尤为密切。不仅时时感染和教育着学生,而且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心理特性来闸述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教师积极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积极影响。
马克思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良好的态度特征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学生会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察到教师的态度,久而久之,教师良好的态度及方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身上起了作用,影响了学生相应性格的形成。
美国著名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四十年的时间,从9万名学生的信中概括出“心目中喜欢的好教师”包括教师友善、宽容、公正、公平、善于倾听、尊重、平等、忍耐、同情与理解、热情、真诚、坦率、正直等12个特点,其中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友善的态度”,此外还包括尊重、耐性、公正、宽容等特征。可见,教师公正公平地善待、尊重每—个学生,首先会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健康地成长。在科研课题问卷调查中,81·l%的教师认为,以前教过的学生能长期与自己联系、沟通,主要是自己平时关心、尊重、体谅学生的结果。相反,对学生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往往会造成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日常的心理咨洵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源于教师对学生不正确的态度。
教师情绪的稳定性、可控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极大:教师乐观、豁达、幽默、平和、对别人的情绪容易同感、善于与人相处、有忍耐心等是教师良好的情绪特征。其中情绪的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无数的教育实践向我们证明,教师用自己的宽容、富于同情心、情绪稳定持久使品行上有污点的孩子重放光彩,使自卑又怯懦的孩子昂起了自信的头,使孤僻多疑的孩子绽开了笑脸,使暴躁易怒的孩子有了平和的心态。
教师坚定、顽强、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坚定、沉着、冷静、独立、无畏、顽强、自觉、自制、反省、果断、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等意志特征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小学生善于观察、模仿教师,面对困难、挫折、失败,教师知难而进、持之以恒,能给学生以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
(二)、教师心理不健康会影响师生关系,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1、教帅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师生关系。在一项关于初中师生关系的凋查中让学生回答师生关系象什么关系,结果34.7%的学生在回答中反映出他们对自己与教师的关系的感受是消极的。有许多人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象猫与老鼠的关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警察与小偷、留作业的工具和做作业的工具、棍子和懒驴的关系。—些教师采用五花八门的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方法对待学生,充分说明他们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教师这些不健康的心态,都会严重影响师生关系,造成学生的心理困扰。
2、教师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美国心理学家勒温指导下,李皮特和怀特曾做过一个实验,设计两种教学气氛,一种专制的,另一种是民主的,实验三个月后,了解学生对学习的意见,民主型的教学组,学生愿意继续学习,专制型的教学组,学生不愿意继续学习。后来,他们把实验扩展为四组:强硬专制型、仁慈专制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实验结果表明,教育方式对师生关系有明显的影响,采用民主型的教育方式的教师,师生关系最好;而强硬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最不好。
3、教师的教育态度会影响师生关系。老师的教育态度也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心理学家岸日元美以小学六年级六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把教师的教育态度分为五种,挚爱或冷漠的态度,强制或自由放任的态度,热心或无视学生的态度,纪律森严或宽容的态度,对教育业务是否踏实、精通的态度。结果表明,教师的教育态度是形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业务精通、挚爱学生、热心班级事务、民主、与学生共同学习、游戏、朝气蓬勃的教师,容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自制力低会造成师生冲突。师生关系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师生冲突,当师生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矛盾时,教师不能冷静地处理问题,没有很强的自制力,教育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师生冲突。师生冲突对教师、学生双方都有很大影响。师生冲突引起学生情绪紧张,注意力分散,甚至引起学生群体的卷入,使课堂教学无法进行,使教师的威信降低,甚至丧失;教师教学的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师生的心理状态,情绪紧张不安,易激怒;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师的教学热情。
二、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不规范行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师生关系形态的构成因素多而且复杂,其中教师的直接或间接行为是主要因素。
教师行为可以分为教师学校行为(包括教育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等)、教师家庭行为、教师社会行为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传统意义上教师形象的写照,也是对教师行为一种道义上的要求,但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作为教师,其行为会直接或间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影响。其积极规范的行为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向有利的方向发展,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巩固和发展。而不规范的教师行为则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具体来说,教师不规范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师的消极行为。教师的消极行为主要由非健康或者亚健康的精神状态引发而来,与教师个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有关。对生活缺乏热情、对党与国家缺少信心,思想认识激进、偏激甚至消极,个人理想及社会理想模糊,理想色彩及完美色彩浓重。反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校的制度活动,对学生的合理心理需要缺乏正确认识,执行上打折扣或者有应付、拖拉之嫌。具体表现为懒散、被动、效率低、失信等。客观上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
2、教师的不道德行为。首先表现在对学生思想的侵犯方面,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行为,使教坛成为阐述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舞台,课堂成为个人自由思想出售的市场。个别教师利用学生的不成熟心理,传播异化理论甚至歪理学说以满足部分学生好奇、猎奇心理。表面上似乎增强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感性认识”。实质上,“感性认识”是片面的、不客观的,甚至是不科学的、不实际的。面对教师“兜售”的“实在”观念,学生或主观积极接受,或客观被动接受,或无所适从,冲击和压力很大。
其次表现在对学生精神上的压迫方面。部分教师出于维护集体荣誉、完善个人形象等“良好”动机强迫学生按照他的思维去想、去做。如把个人未竟的理想强加于学生;利用学生的心理与学生进行非正常甚至不正当交往及情感交流,强迫学生做不愿意做的事情,甚至不道德违法的事情。
3、教师侵权行为。多数教师的侵权行为实际上是违法的。由于社会、家庭以及教师本人对《教育法》、《教师法》等认识不足,《教育法》、《教师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尚需进一步完善等原因,教育的违法行为在一定范围内严重存在。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受教育权。听课、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均有明确规定。但侵权学生受教育权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甚至还很普遍,如随意占用学生上课时间;要求或者变相要求有缺点的学生受罚甚至是退学,因迟到或未完成作业,甚至家长未在作业上签名而不许学生听课等。
人格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学生也是公民,人格尊严同样受法律保护。但某些教师常常以一种“良好”的动机导致人格侵权行为。
身体健康权。学生的人身自由同样受法律保障,而事实上,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侵害学生的人身自由;无故拖堂;限制学生正当活动;非法搜查等。
财产权。损坏学生财物,乱罚款、乱收费或变相收费,变相向学生索礼索物等。
4、教师的职业情绪化行为。在教师职业表现上,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常常处于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互交织的一种矛盾状态。因此,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容易感到束手无策。尤其是缺少教育艺术和教育经验的年轻教师,他们在对课堂的控制上,对待学生问题的处理上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在对学习懒散、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的教育上急于求成,往往容易表达一些过激言行或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从而导致受欢迎程度下降,师生关系僵化。
教师不规范行为是师生关系不平等、不和谐的直接原因,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戗害了教育的本质精神,导致师生关系、家长与教师关系、家长与学校关系的恶化,也易造成学生流失、软性流失以及教育的负效益、低效率。因此,任何教育动机,及其实施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产生正效应或者朝前发展,如果产生了负效应,都必须从法律、纪律、道德、人格、良心,从教师的素质、能力、水平等方面找根源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科学健康的教育教学行为机制。
一是增强全体教师、尤其是学校领导者的心理健康教育观:
对学校教育而言,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对教师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更好地通过他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有时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反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影响因素。因此,教师有必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规律和理论。
二是严把上课关
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是他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他们心灵得以成长的主要空间,在这其中,教师选择用自己的心去爱抚学生的心、进行生命间的交流,还是选择永远的执法官、以冰冷的外壳去碰撞学生柔嫩的心灵,都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可低估的影响。有调查显示:1/3以上的学生因为不喜欢教师而想放弃对这门功课的努力。而且,由此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降,在课堂中的消极体验增多,即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下降。其实,学生很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在一种质量低下的学习生活之中产生的。如,许多逃学的孩子,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学校没有找到归属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他们几乎没有得到过教师的表扬与称赞,常常遭到冷落、忽略、讽刺、挖苦,甚至唾弃。
其实,课堂上教师对待学生的每一言、每一语都很重要,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在与学生的课堂交往中,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巧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就完全可以在细微之处耕耘、但却拥有全面收获的。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
以往的观念认为只有在政治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才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其实不然,在各个学科中都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关键在于教师的不断发掘和不断创新的意识。在这方面,我们强调。
其一,在学科内容中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同的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的总和就是我们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涵在生活中的教育,它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正因如此,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和全面开展大有裨益。所以,我们和各学科的教师一起,带着新思路和眼光重新认真研读教材、教案,从中挖掘并开发有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在数学课关于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计算,还可加入对不同人一天工作总量、时间和效率的计算,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人一生,从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时间概念的认识,由此学生会珍惜时间,改变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其二,在授课的组织方式中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其授课方式也各具特色。如,体育课在室外进行,且多以活动为主;音乐、美术课则有专门的教室,组织形式更为活泼;物理、化学课则有实验课,不但配备有仪器、设备,而且要求人人动手操作等等。结合这些学科独特的授课方式,如果巧妙地辅之以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训练,则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实施。如,在体育课的户外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自我保护的技能以及进行适当的意志品质的锻炼;在音乐、美术课中启发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人际间的相互支持与鼓励;在物理、化学课上不仅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相互配合,而且在观察中锻炼学生的细心和耐心、在物品的准备和整理中训练学生整洁和有条理的好习惯。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创新、善于发现、善于结合与巧用,就会在自己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是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学生除去课堂教学这一主要的活动内容与空间,就是课下、课余以及其它休息时间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往。这通常就是教师所进行的日常教育工作。教师日常的教育工作应成为继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后的又一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与渠道。
由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活动,不存在任何的知识传授压力,而且正是以育人为主。这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完全吻合。为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能,并且非常必要的。通常,教师日常的教育活动包括每天早晨正式上课前、课间休息时、午休与下午上课前、以及结课后、放学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往等。其实,这都可以转化为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时机。
五是强化师德:
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对教育工作毫无兴趣的人,一个见到学生就心烦的人,会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学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某直辖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教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里,90%和10%之间存在多么大的反差。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在其著作的扉页上写道:“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们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因为,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疼爱自己的孩子,父爱和母爱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本能性行为。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种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护、尊重与理解,表现在学习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渗透在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特别是对犯了错误或成绩不好的学生来说,教师更要在师生的相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语、眼神、动作,在细微之处对学生付出真挚的爱。若由于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使学生产生忧郁、冷漠、孤僻、厌学、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消极心态时,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其消极心态产生的原因,必要时还要争取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及其他学生的帮助,及时对症下药。
教师不健康的心理所产生的不健康的教育行为,弱化了学校的教育功能,削弱了学校的教育作用;也损坏了教师形象,削弱了教师的人格影响。陶行知先生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的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祝愿每一位老师在创造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中获得最大的快乐!也让我们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成为学生健康心理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