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我们知道,21世纪是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时代的特征对人的自下而上和发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人微言轻年青一代的我们,要想在21世纪活得“潇洒”,活得“有出息”,活得是个“人物”,就必须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它关系着你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关系着你个人生存的幸福与不幸,更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富强。目前,许多同学面对个人成长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感到无奈、困惑、无所适从,究其原因,那就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健康成熟的心理和个性。实践也告诉我们:一切智慧的根源,成就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21世纪自下而上和发展的资本。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的发展,我们有必要认清良好心理品质在21世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心脏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我们就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谈这几个问题。
当今世界,变幻莫测,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体力劳动者人数减少,脑力劳动者人数大为增加,人们用于学习、再教育,知识创新和休闲的时间大为增加等等,这一切不仅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且将使得人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和矛盾,随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人们的生活将高度现代化,同时充满残酷的竞争。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多元化的选择朝代,于是人们将面临焦虑、抑郁、悲观、烦恼、孤独等各种心理疾患。可以说,心理疾病是社会文明发展的的必然产物。人人都会有各种心理障碍,对于我们来说,这些心理障碍不解决,将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发展和成才。正如:联合国专家断言的那样:“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如果一个人自身生活的频率很难与社会发展的频率同步,那么不仅不能领先时代,恐怕连生存教师是很困难的。因此,健康的心理将是21世纪对人才的无声选择。而对我们中学生来讲,目前产生的各种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如环境适应、角色适应、观念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困难等等。都和我们在现代社会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关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一份报告,报告中指出,21世纪需要的是“会学习的人,会做事的人,会共同生活的人,会生存的人”。这一点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明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才能克服学习中的一切消极因素,了解自己未来发展的需要,学习才有动力。
所谓“会学习的人”是指要学会“认识”。即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学会如何去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记忆、情感、思维等活动规律在学习中的具体应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提高我们学习的效果。
要“会做事的人”,即学会应用所获得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实际上同创新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和关于同加紧人协作等心理品质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综合能力。例如:家境贫困的同学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学有所成,这就是学会做事的人的表现,也是一种积极适应社会的表现,他理应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要“学会共同生活的人”,这不仅是指具有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善于同别人和睦相处,与人合作,保持周围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同时,能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要“学会生存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在现代社会里。学会生存,就要使每个人的身心获得全面的发展,即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发达的智力而且还要有劳动的技能。维护社会安宁的品德,审美的意识和情操,心脏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我防卫的能力。
总之,我们要适应新世纪的发展,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人,而这一切都和人的心理健康息息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1947年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现代医学对健康的理解也趱于生物——心理——社会适应事例的医学模式。如果心理不健康,轻则它会通过心理来影响生理的途径,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甚至导致某些疾病,重则使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遭到破坏,从而叫人无法进行政党的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因此,重视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由于我们生理、心理的发展与其他的群体不同,常常会有以下不良的心理行为异常表现:
1、注意异常。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它不是单一的心理过程,和人的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意识相关,被看作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注意是人类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万分。没有注意的参与,人脑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都将是不可能的。注意是人们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取得劳动成果的必要条件。
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我们的注意力可以达到40分钟以上,即一节课的时间。这是我们正常的心理活动。而注意障碍则表现在注意的强度、范围、持久性和稳定性几个方面。常见的有注意增强,如过分注意他人的一举一动,过分注意自身健康善、产生各种不必要的想法等,从而导致出现神经性强迫症,做任何事总是担心做不好,不断地重复检查再检查,产生不必要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而另一种则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达不到其应该达到的心理年龄,例如,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每一节课当中,容易被外面的事物所吸引,容易感到疲劳、力不从心、心烦意乱等的身心体验,从而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权自己分心的东西,如耳机、MP3、手机等;(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应能有所提高。
2、情绪反应异常。
情绪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体现出来,每天我们都有不同的情绪变化,喜、怒、衰、乐、爱、憎、厌、恶等的心理活动,都表现为人的情绪变化。当情绪高涨时就会再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愉快心境,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从轻度愉快到极乐、狂喜或消魂状态,欢乐与环境背景不相符合,在这种性况之下,人会不分声合的讲话,语言高昂、眉飞色舞、喜笑颜开,表情丰富,盛气凌人,傲慢自负,逗人发笑,有明显的夸大色彩;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抑郁,这是负性的情绪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人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忧心忡忡,悉眉苦脸,唉声叹气,甚至悲观绝望,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度日如年,自卑自责,觉得生不如死,出现自杀的念头和企图。
人情绪的变化,常常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让我们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当我们出现情绪低落时,即不开心的时候,不防采用以下方法来调节我们的情绪:(1)换一种想法。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此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到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有了更大的收获。或者想,自己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开始,时间可以使用权自己增加阅历,经历给自己带来经验。暗示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等。(2)掌握放松技术。在自己不高兴时,可以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放松技术,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并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3)合理发泄。当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例如打球、跑步、爬山、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将不开心的事说出来等,这样心理会好受一些。但切记不可选择伤害自己或他人方式。
3、学习困难。
学习困难,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有时我们会感到力不从心,从而丧失信心,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真正是天生的学习困难的人是很少的。其实,在学习中,谁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真正是天才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是很少的,许多有成就的人,一个人学习的好与坏,不公要靠良好的智力,而且非智力因素也很重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智力平平,但却取得了较大成绩的人,这就是由于这些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就是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即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其是否有顽强地毅力和自信的心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就说人只要有毅力,能吃苦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和压力。
4、人际关系紧张。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对孤独有一种本能的恐惧感受。于是,为了避免孤独,人们想出了种种方法和对策。其中,人际交往也就成为最基本的、最有效地消除孤独感受的方法和途径之一。当人们认为自己孤独时,那就是表明他处在想和他人接触和交往的状态之中。而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人际交往的关键。是获得友谊的关键。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是一种心理关系,每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活动,总会同别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情,形成这样或那样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紧张则是人际交往中最大的障碍,它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在生活中,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的性格、兴趣、爱好、立场观点是成为影响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去与他人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前提条件是相互的尊重。要关心他人的需要,体会及体谅他人的处境,乐于奉献,甘于付出,帮助朋友解除忧虑,创造良好而和谐的交际氛围,才会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要热情直率,心胸开阔,对未来及前途充满信心,凡事拿得起放得下,当机立断,顾全大局,不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求同存异,相互谅解,平易近人,谈吐幽默,而使别人认可自己;要诚实可靠,而不能虚伪,如果为了个人的利益而背信弃义,就不会赢得他人的信赖,虚伪的人永远是向他人打开半扇窗子,,谁向他讲真话,谁就会感到上当,这样就不会有真挚的友情了;同时,要通情达理,乐观向上,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时时处处理解别人,宽容别人,在别人痛苦的时候,给人以宽慰,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因为谁都不愿意和一个悲观失望、无休止叹息的人交往。
5、考试焦虑。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时常会产生紧张心理,这是正常的,人无论做任何事,心理总是有一点紧迫感,才能更好地促进人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事,如果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一紧张、紧迫感,那么他就没有了动力,也就不可能自觉地去完成应做的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紧张过度,产生焦虑,这又会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我们常常会因为面对考试而感到紧张、焦虑,使考试前无法进行有效的复习,考试中无法正常的发挥,感到脑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无从下手,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得我们考试后,感觉到失落、失望。
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如何去应对呢?下面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供大家参考:
(1)自我放松:在音乐伴奏下,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依次用力将拳头握紧后再放松——牙齿咬紧后再放松——皱眉后再放松——脖子挺硬后再放松——下肢用力伸直后再放松。每次练习半小时,直到能够随意将身体的任一部位放松为止。以后再有焦虑情绪时,就可以这样慢慢地放松,这样焦虑就可以慢慢地得到缓解。
(2)转移注意力:紧张和焦虑是因为我们过度关注某一事物所引起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缓解我们的紧张和焦虑,例如可以通过听相声、看小品、听音乐等办法,来把我们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中解放出来。
(3)深呼吸及自我暗示:进入考场后,如出现考试焦虑,可以先闭上眼睛,然后做多次深呼吸,缓吸缓呼,把心神凝于一点,用以稳定自己的情绪,并有意地让自己想像愉快的事情,进行良好的自我暗示:“我行,我一定能发挥我自己的水平,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增强自信心,减轻或消除心理紧张。
6、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我们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决心和信心,一旦一个人失去了自信,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希望。所谓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具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并因此立志,坚定信念,战胜困难,收获成功功硕果。许多人意志品质差,自信心差,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在学习上的失败,不能正确分析失败的原因,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因此他们在挫折面前常常采取消极态度,从而丧失了信心。我们要认识到,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困难及挫折往往会伴随人的一生,正是我们经常面临困难及逆境,才可以不断地磨练自己的意志,只有这样才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直到成功。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自信心,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也就失去了成功的可能性,从而从心理上失败了,成为了一个懦夫。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相信了,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人会相信自己的实力呢?成功来自于自信,一个人之所以成功是来自于他的自信心,来自于他的毅力。滴水之所以可以穿石,就是由于它自始至终以顽强的毅力向着同一个方向,同一个目标冲击,这种持久的努力就意味着成功。
因此,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做得到:顺境中保持头脑清醒,应当注意自我节制,切不要洋洋得意,忘乎所有,应该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地学习,要把握顺利这一有利时机,珍惜青春年华,奋发努力,使自己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人生的航船不断驶向成功的彼岸。
那么,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介绍有关的心理健康的几点指标供大家参考:
(1)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功心理条件。智力一般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人群的智力呈现常态分布,即天才和智力斧正的人是少数,大多数人牌蹭状态。心理健康的人智力是正常的,智商多数在85~115分之间,他们能够适应生活,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智力斧正者社会适应能力。
(2)情绪情感正常
情绪情感的稳定表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牌相对平衡的状态,愉快的情绪反映出人的身心活动和谐与满意。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变化,保持心境良好,乐观、开朗、满意的情绪状态占优势,而情绪异常往往是心理疾病的先兆。
(3)意志健全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健全表现在意志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上。心理健康者在活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能适时作出决定而且自觉去执行。还能够保持长时间地专注行动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意志不健全的人挫折容忍力差,怕困难,违拗,做事三心二间,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4)行为协调
行为协调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统一协调,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互协调。心理健康的人行为有条不紊,做事情按部就班,行为反应与刺激的程度和性质相配。而心理不健康的在行为上表现前后矛盾,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做事有头无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为一点小事可以大发脾气,或是对强烈的刺激反应淡漠,思想与行为不相协调。
(5)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正确主要是自我评价符合实际,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自尊自爱,寻求独立性,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而缺乏自我意识的人,则自我的评价不切合实际,自卑自负,自暴自弃,不懂得去珍爱自己,例如喝洒、吸烟等就是自暴自弃,不懂得去珍爱自己的心理行为表现。
(6)人际交往和谐
人际交往和谐是指能与人友好相处,关系协调。人际关系代表着人的心理适应水平。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善于和他人合作与共享,理解与尊重别人,待人慷慨与友善,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心理不健康的人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斤斤计较,猜疑,嫉妒,退缩,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人际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
总之,由于我们中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特殊性,使得我们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和方法,那就会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更有活力,充满生机。